基于交互关系的馆藏文物信息传播研究

馆藏文物信息传播是指科学选择以及应用不同类型的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该途径以实现对不同文物信息资源系统的完善与运用,从而更好地实 现对馆藏文物的保护、使用和传承。交互设计的施行逻辑主要是依据合理 组织操作行为的“行为逻辑”,目标是建立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合理交 互关系和探讨沟通的可能。当前,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发展需充分考虑受众 的参与,交互理念和设计方法的介入将有效推动馆藏文物信息传播的发展。 馆藏文物信息传播机制中的信息有三种形态:原真信息、符号信息和 知识信息。文物信息传播的基础是原真信息,最终目标是在受众中形成知 识。随着信息时代技术和传播模式的发展,传播中交互关系的存在是必然 的,也是必要的。“传播”和“交互”从时空场域上有“可分”和“不可分”两种状态,两种状态在信息流动的向度、价值目标和作用对象上是有 明显的区分。

馆藏文物信息传播的交互系统模型中将“人”、“行为”、 “技术”、“介质”、“场景”界定为关键要素,而在馆藏文物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和交互可以归结为 4 种方式:“人—物”、“人—机”、“人 —人”、“人—际”,其中,“人—物”信息传播中不存在双向反馈的信息交互现象,其余三项皆存在信息交互现象。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和交互多 要素的共同作用、多方式的同步开展,使得信息传播和交互呈现丰富而复杂的形态。 从时间的维度,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可以划分为实体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在实体化阶段,文物信息以实物展出的方式为主,此时信息传播的渠道限于“人—物”之间,此时的“物”(文物本身)是符号信息与原真信息的统一体,此时出现了文物信息传播中最早的交互形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和交互。

目前,数字化的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主流,在 数字化阶段,文物信息传播的介质有了极大的丰富,且因数字技术的支持 使得文物信息传播在时空场域上可以与实体文物相分离,这一阶段,文物信息传播的主体方式已经从人—物转向了人—机。智慧化是馆藏文物信息传播的一种趋势,智慧化阶段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一种多维立体的方式,且 在物联等基础技术支持下,出现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互动,在此基础上的物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群体间的信息互动交流都都呈现出一种开放的、体验性的模式,此时的信息设计逐渐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空间的维度,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分为馆内传播和馆外传播。馆藏文物馆内传播的信息分为原真信息、翻译信息和阐释信息;馆内信息流动有 单向流动和循环流动两类,受众在馆内获得与他者互动的公共空间,与物理空间对照,共同构成馆藏文物信息传播中用户心理和生理场域。馆内信息传播有多媒体投影方式、增强现实等交互创新的展陈互动方式,而馆内 的人际交互则包括现场和博物馆内的网络人际交互。馆藏文物馆外传播与 交互是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运用之上,馆外信息传播可分为预热性和关联性两类。在信息传播中,预热性馆外传播、馆内传播、关联型馆外 传播间构成链状循环模式,针对馆藏文物信息传播的具体情况,这种循环 链条可进行简化。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北京)、山东博物馆(济南)、青州博物馆(青州)、武氏祠石刻博物馆(嘉祥)的调研可知,多级博物馆间信息传播和交互设计施行水平不一,同时受众参观需求也存在差别。面对如今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和交互设计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找到解决思路。宏观层面,国家应注重地市级、县级等低级别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基础建设;注重相关博物馆人才结构的整体提升;加大宣传力度,促成馆藏文物信息传播思维观念的转变;并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 信息传播及交互设计施行评价机制;中观层面,应注重用户需求差异化的信息传播和交互设计策略,注重用户参观行为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将馆藏文物参观者分为娱乐休闲型、辅助学习型、产业借鉴型和专业研究型四个类别是一种可选的路径;微观层面,通过对馆藏文物原真信息缺失构成的信息“零散性”为横向坐标,以翻译信息的可读性为纵向坐标,可将馆藏文物划分为久远神秘、久远可读、新生晦涩和新生完整的这四种馆藏文物,这些不同种类的文物在受众兴趣度、文化价值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播,应采取不同的信息传播和交互设计策略。

中国文物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物研究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首先 表现为对文献的研究、整理,其次表现为对各种文物和民间文艺作品的搜 集、收藏、整理和研究。早在汉代,就曾有学者专门研究传世或零星出土 的青铜器以及石刻碑版,即中国古代“金石学”的最初形态。在宋代,帝 王乃至大夫皆热衷于搜求、赏玩和研究古器物,“金石学”也随之发展并 日渐兴盛。到清末民初时期,已有学者提出建立古器物学的建议1 。建国以 来国内文物事业蓬勃发展,至 20 世纪 70 年代,伴随中国文物事业飞跃发 展的形势,文物保护的需求凸显,逐步建立起以包括古器物、古书画、古 建筑、古遗址等所有文物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大学科——文物学。此外, 诞生于欧美的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与馆藏文物 密切相关的学科,也在传入中国后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迅速崛并跻身世界前三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层面 的发展需求日益显著。

在此背景下,国家于 2008 年出台规定,要求博物馆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在越来越受到民众 青睐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局限。例如,在信息传播方面,受限 于一定空间与时间条件,呈现一定程度被动性与低效性;在展示交互方面,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与受众缺乏有效的互动。 因此,馆藏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顺应当前信息时代形势则是未来馆藏文物传播与保护的重中之重。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随着时光流转,世界已完全被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所塑造,这三次浪潮,后浪推前浪,无法停歇。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是工业 革命;第三次便是信息革命,它在席卷我们的同时,也预兆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来临。”柳冠中则将自然经济形态(传统手工业经济)、商品社会经济(传统工业经济)和信息社会经济(后工业经济)界定为影响设计发展的三个典型“时代”,信息时代的设计特征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是迥异的。

社会化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与各个领域都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启发馆藏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可立足于信息视域进行路径调整。馆藏文物信息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信息内容也被纳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近年来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一些大型博物馆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并逐步向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智慧化迈进。与 馆藏文物信息化建设同步展开的,是相关领域的信息化研究。近年来,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在馆藏文物及博物馆研究领域开始流行,不同的学科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带来了多元化视角与研究方法,相关领域的 学术成果也颇丰。交互设计在1984 年被提出之后,引起了其他设计领域的广泛兴趣。交互设计中信息呈现双向回路流动态势,反映为信息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闭环流动。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空间设计等学科纷纷引入交互设计的概念,在各自领域运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多学科跨界交叉。在此趋势的发展下,“交互”这一概念则不断“溢出”,已经升华为一种泛在理念,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中“交互”理念的发展代表着馆藏文物信息传播、保存和传承的未来发展方向,现阶段馆藏文物信息重传播而轻交互,重实物而轻受众,虽然在数字化手段辅助 下传播力有所提升,但传播效果依然不佳,交互观念的引入有望改善这一 弊端。顺应现有的馆藏文物传播保护趋势,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 在此背景下以交互关系为思路,针对馆藏文物信息传播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