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讲好文物故事的实践探索

文物讲解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不仅是博物馆发挥其文化价值、回馈社会的主要渠道,还能激发出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潜力,使博物馆服务大众的能力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文物讲解活动主要发挥的是其教育功能、展示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都大有裨益。

1 文物故事的价值

文物故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多重价值不容忽视。

首先,文物故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与审美追求。通过文物故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文物故事具有教育启迪价值。它们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历史的教训与古人的智慧。这些故事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自信。

再者,文物故事蕴含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无论是精美的青铜器、瓷器,还是古朴的书画、雕塑,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审美追求。文物故事还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它们所承载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文物故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线索,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历史的奥秘与文化的精髓。文物故事作为具体的载体,在文化传播、教育、文创开发、文物保存、精神文明建设、文物记忆回顾、文物基因续存、文物证据保留、文物理念发扬与文物精神转型等方面都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并且成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2 博物馆文物讲解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1 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尊重,提升历史文化素养

博物馆,作为宝贵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展示者,通过文物讲解活动,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知识与情感的桥梁。讲解活动不仅深化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提升了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更在文化传承、教育启迪、民族自豪感培养、文物保护意识激发以及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推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文物讲解活动首先是一扇窗,让公众得以窥见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丰富多彩。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人的智慧、技艺和生活状态。通过专业讲解员的生动解说,那些静默的陶罐、青铜器、书画不再只是冰冷的展品,而是鲜活的历史见证者。公众在聆听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还能深刻体会到每一件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这种直观而深刻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进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与尊重,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同时,随着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也随之提升,为构建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启迪,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博物馆文物讲解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在讲述文物故事的过程中,讲解员往往将历史事件、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融入其中,使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这种教育方式相较于书本上的文字,更加生动、直观,易于被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接受和喜爱。它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成年人提供了重新审视自身文化根源的机会,促进了文化自信的树立。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本民族及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同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石,有助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世界。

2.3 激发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热情,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发展

博物馆文物讲解活动不仅是对文物的展示,更是对文物保护意识的唤醒。通过讲述文物保护的艰辛历程、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公众能够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正面信息的传递,有效激发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热情,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无论是志愿服务、捐款捐物,还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保护理念,都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有力支持。此外,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展现与交流,增强了社会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这种文化多样性的展示,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精神世界,也为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相互理解和尊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3 博物馆讲解员讲好文物故事的实践策略

3.1 精心研发文物故事,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讲解好文物故事,首先需要精心研发文物故事,包括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了解文物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影响等信息。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文物故事,讲解员才能在讲解过程中游刃有余,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文物故事。在研发文物故事时,讲解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咨询专家学者、参观其他博物馆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文物信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文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展示。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文物故事体验。在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时,讲解员还需要注重细节和深度。不仅要了解文物的基本信息,还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例如,南海区博物馆充分利用好自身所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狮舞这一资源,收集、研发、整理和整合与广东醒狮相关的文物故事,以电影《雄狮少年》、动画片《狮子王》和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作为引子引出与狮子相关的话题,吸引参观博物馆的少年儿童的注意,同时进行现场舞狮表演,并在这个过程中以生动的讲解模式、全面的互动交流和游戏活动的结合,带领少年儿童感受醒狮的文化意向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全面达成博物馆通过文物故事讲解来全面传播优秀文化的目标。

3.2 以公众为中心,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服务对象广泛而多元。讲解员在讲解文物故事时,需要以公众为中心,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这包括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根据这些需求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首先,讲解员需要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其次,讲解员还需要根据观众的反馈和需求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例如,如果观众对某个文物特别感兴趣,讲解员可以深入讲解该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果观众对某个话题有疑问或不解,讲解员可以耐心解答并补充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调整,讲解员可以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度。此外,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文化需求,讲解员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讲解方式。例如,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导览活动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故事;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线上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将文物故事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讲解方式,讲解员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

3.3 采用故事化叙述,增强情节的吸引力和连贯性

在讲解文物故事时,采用故事化叙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讲解员可以将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情节的吸引力,还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在采用故事化叙述时,讲解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讲解员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背景介绍、冲突发展、高潮以及结局等部分,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物故事的来龙去脉。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需要注重细节描写,如人物性格、场景描绘等。这些细节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讲解员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例如,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文物背后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需要保持情节的连贯性,避免跳跃或断片。可以通过过渡句或过渡段落来连接不同的故事情节,让观众能够顺畅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讲解员可以将文物故事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从而增强情节的吸引力和连贯性。

3.4 强调文物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激发观众共鸣

在讲解文物故事时,强调文物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在强调文物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时,讲解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讲解员可以介绍文物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如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揭示这些影响,可以让观众认识到文物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讲解员还可以将文物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启示。例如,在讲述古代环保理念时,可以将其与现代环保意识进行对比和联系。在讲述古代科技成就时,可以将其与现代科技发展进行对比和反思。通过这样的探讨,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文物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讲解员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展示文物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历史场景;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文物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可能性。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例如,南海区博物馆可以开展“时空穿梭,工具探索—南海记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促进文物故事走进校园。首先在明确“工具”这一概念和具体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将南海区博物馆现存的工具文物展示出来,让参观的少年儿童感受到具有历史记忆的文物实物的震撼感,并与现代工具相对比,针对各自的特点做详细对比讲解分析。博物馆讲解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文物实物资源来组织和引导小朋友进行“桑基鱼塘微景观制作”手工体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讲解清楚南海区博物馆现存的石器时代工具类文物,让小朋友体会到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和文明的进步。

3.5 引入互动环节,提升观众参与度

在讲解文物故事时,引入互动环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物故事相关的问题,让观众进行思考和回答。通过问答环节,可以让观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讲解过程中来,同时也可以检验观众对文物故事的理解程度。讲解员可以邀请观众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文物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讲解员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物故事相关的互动游戏,如拼图游戏、寻宝游戏等。通过参与这些游戏,可以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文物故事,并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对于一些可以现场制作的文物复制品或工艺品,讲解员可以邀请观众参与制作过程。通过这样的现场制作活动,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的制作工艺和流程。通过引入互动环节,讲解员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兴趣,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故事。同时,也可以让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文物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3.6 设计差异化讲解方案,保持文物故事内容的新鲜感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兴趣,讲解员需要设计差异化的讲解方案。通过为不同观众群体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讲解员可以保持文物故事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首先,讲解员需要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例如,儿童观众可能更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环节;青少年观众可能更关注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成年观众则可能更注重文物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了解这些特点,讲解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讲解内容和方式。

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讲解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例如,对于儿童观众,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故事和互动游戏;对于青少年观众,可以介绍更多关于文物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对于成年观众,则可以深入探讨文物的艺术和科学价值。通过这些个性化服务,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为了保持文物故事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讲解员需要定期更新讲解内容和方式。例如,可以定期推出新的专题展览和导览活动,引入新的科技手段来展示文物故事,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更新和改进,可以让观众不断感受到新的惊喜和收获。通过设计差异化讲解方案,讲解员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兴趣,保持文物故事内容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推动做好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并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讲解员应当坚持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和科学的创新理念对文物故事资源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网络工具的作用,深入挖掘文物故事数字化资源,使得文物故事信息资料与文物故事相关实物产品开发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根植于文物故事的本质价值土壤,不断提升文物故事讲解能力,在讲解过程中充分发挥好文物故事对人不可替代的教育引导、文化传播、精神塑造和思想塑造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