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博物馆智慧化让文物“活”起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在旅游休闲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休闲,博物馆成为广大民众的首选之地。在当前博物馆发展及各项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数字化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可促使博物馆得以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思维与博物馆实际的结合以及博物馆智慧管理的理念和实现。从硬件设备、服务模式、互联互动等方面探究济宁市博物馆智慧化的改革之路。济宁市博物馆新馆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化的陈列展览、洁净舒适的参观环境。随着大众对文物、旅游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需求呈现多样化、层次化、差异化的趋势。济宁市博物馆从场馆定位和职能出发,对馆内基础支撑平台、导览服务相关手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升和建设,以此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建设了与馆内现代化相称的博物馆管理体系,如门票的管理、客流的统计和预警,以及对观众参观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展示,未来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提升观众服务的途径和手段,提高观众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履行博物馆陈列、教育、收藏、研究的社会职能。济宁市博物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优势,结合最先进的“智慧博物馆”“互联网 +”建设理念和大数据、云计算、博物馆新媒体等先进理念和技术,建设了一套可行有效的观众服务管理智慧化体系。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济宁市博物馆现有业务职能,根据济宁市博物馆已有信息化基础,针对性地建设了自助导览服务系统、网站、微信、小程序、团队讲解系统、交互导览查询系统、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行政信息管理系统、社教系统、票务系统、客流统计系统、数据可视化统计管理系统、博物馆交互体验系统,并完善基础支撑平台,建设一套兼具先进性和成熟性的智慧化观众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创新博物馆服务理念,创新展品及展览展示形式,提高观众服务质量和博物馆管理水平。

一、自助导览服务系统

对于散客的参观导览讲解需求,建立自助导览服务系统为观众提供导览设备的自助租赁和归还服务,减少济宁市博物馆设备租赁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在疫情期间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人群聚集。自助导览服务系统应支持用户全流程的自助租借、归还导览设备,无须工作人员值守。自助导览服务驿站终端机应支持对导览机的自动充电、多语种讲解语音写入、紫外线消毒、储存等功能,并应具备线上集中更新导览机讲解内容的功能,方便远程运营维护,还应支持自助耳机提取功能,可根据观众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单独提取耳机,适应不同观众应用。

二、团队讲解系统

为了方便团队观众参观游览,建设了相应的无干扰团队讲解系统服务于广大团队观众,为团队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讲解服务。团队讲解系统应支持多个团队同时参观、独立讲解、互不干扰,保证参观环境无噪音、参观团队无滞留。在团队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使用团队讲解发射机进行讲解,团队中的每一位观众佩戴耳挂式讲解接收机收听讲解,从而创造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展馆参观环境。

三、交互导览查询系统

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在不同展厅游览时需要查看不同的展览信息和展厅信息及交互查询服务,济宁市博物馆建设交互导览查询系统,为观众提供完善导视信息和数据交互的服务内容。交互导览查询系统提供博物馆场馆介绍,使观众从宏观角度了解整个场馆的基本信息,提供博物馆分层馆藏介绍、地图、路线推荐等信息,并提供博物馆精品展品的图文、音频、视频介绍信息,向用户实时推送馆内的各种科普及文化活动,还为观众提供场馆餐饮、休息、交通、停车等信息的查询服务,并且支持馆内地图展示,观众可查看当前位置和其他地图服务及展厅信息。

四、虚拟博物馆

(一)博物馆网站系统
新建的济宁市博物馆网站系统充分整合馆藏资源的优势,运用多媒体、信息动态发布等技术,建立基于 Web2.0 的网站系统,实现以藏品和服务为中心的多层次远程服务功能。通过因特网强大的表现能力,面向不同层次的不同访问对象,系统、全面、生动地展现博物馆深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在凸显文化气氛的同时展现博物馆展品精粹和历史底蕴,从而达到树立博物馆形象,弘扬文化及宣传推广等目的。网站发布提供中文简体版,采用数据库支持、个性化模版定制形式,建立对网站资源的采集、编辑、审核、发布、管理的系统管理和网络发布平台,提供内容检索,支持音像、多媒体、三维等信息交互。网站各项功能将做到尽量的“简单、快速、智能、人性”,尽可能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以保证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场馆三维全景
力求全方位、全面地展示 720 度范围内的所有景致,最大限度地保留场景的真实性。通过 360 度的环视效果和纵轴全视效果,给人以三维立体的空间真实感,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虚拟漫游中,支持仿真场景切换,并支持小地图、方位指南针,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所处的位置和所面对的方向。虚拟博物馆畅游中加入精品文物的定点指示和文字讲解,满足观众更多好奇心。将其嵌入到微信、微站导览和网站平台中,满足观众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博物馆信息的需求。观众可通过官网线上浏览虚拟场馆,也可使用手机在家通过微信或手机网进行参观游览。

五、微信导览宣传平台

微信导览宣传平台提供博物馆展览及展品的多媒体信息展示、查询等基本功能,并结合移动智能终端,提供针对观众个体的个性化、智能化、具备多种互动方式的数字化。
微信小程序
济宁市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开发考虑观众在不同应用阶段的使用需求和功能侧重,设计不同的应用模式和应用主线。小程序须关联济宁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可通过用户之间的分享扩大使用量。掌上济宁市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功能覆盖观众的整个参观流程。

六、保护规划项目编制思考

认真研究,深入挖掘遗址历史内涵。全面揭示遗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特征,在准确掌握文物遗址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的基础上,有效开展保护、修缮、展示规划等项目。多方协调,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局面。保护规划中涉及展示利用、环境整治、保护工程、管理实施等综合内容,必须考虑到与地方政府、当地社区和驻地部队的协调与沟通。功能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妥善解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改进、道路交通提升等关系,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七、藏品信息管理系统

(一)藏品信息数据采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文物的数据采集成为文物保护的第一步,制定科学数据采集程序和标准化管理方案是保证博物馆数字化系统体系建设的首要步骤。我馆针对一、二、三级文物进行三维图像采集和指标采集。
(二)藏品信息管理系统
博物馆内的主要业务繁杂而琐碎,但却对业务服务和文物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征集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后,日常的展览及藏品管理又包含了编目管理、出入库、影像管理、统计、藏品修复、藏品研究等各类相关业务。这类业务具有专业性强、复杂度高、流程严格等特点。因此,济宁市博物馆使用信息化系统辅助提高馆内藏品及其他业务管理的能力,以便提升现场观众服务和对外交流服务。藏品信息管理系统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以济宁市博物馆藏品数据库为基础,业务流程为核心,系统管理为支撑,实现藏品信息、业务信息、人员信息及其他关联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了藏品管理协同工作。

八、行政信息管理系统

我馆为加强办公自动化管理,建设了行政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济宁市博物馆日常的行政办公、展览、接待、活动等各项业务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综合门户、行政事务、公共事务、个人事务、展览管理、人员管理、文化产品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艺术档案管理等相关业务活动的工作管理系统。

九、社教服务系统

博物馆社教活动是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最直接的反映,经过多年实践,济宁市博物馆的线下社教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随着济宁市博物馆新馆的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社教活动中来,以往线下的方式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难以满足发展。因此,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线上社教,使济宁市博物馆的社教活动迈上一个新台阶,建设了济宁市博物馆社教服务系统。

十、票务系统

济宁市博物馆已建立功能齐备的票务系统,为各类观众提供方便的票务服务,规范博物馆的票务管理。通过增加新型购票方式,使观众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购买门票,并完成线上支付。同时,现场也可通过人工窗口现场购票,入馆方式可选择闸机通道或走人工手持检票机通道。门票种类和数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种模式的预设,并根据运行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票务系统支持散客、团体观众的线上预约、取票、检票入馆等功能。从馆方的管理角度着眼,票务系统支持票务管理功能,如门票补录、票务查询、门票信息管理、门票订单管理、票务信息统计及设置功能等。

十一、客流统计系统

客流监控、人数统计和客流分析,是提升博物馆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我们建立了客流统计系统,以此加强济宁市博物馆的安全管理,防控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人员和文物安全,为相关管理方及时掌握馆内客流量、进行人员疏导与展位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最大程度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并避免拥挤、骚乱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为观众营造安全、有序、轻松、愉悦的参观环境。客流统计系统支持实时的人流量展示与监控,包括进入量、离开量以及滞留量;支持多个端口的数据输出,包括室外大屏、PC 终端、移动端;支持人流预警功能,为安保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支持从后台调整需要的展示数据效果;支持双向客流统计、多维度客流分析、客流数据查询和数据报表导出;支持客流配置、用户管理等功能。

十二、数据可视化统计管理系统

数据可视化统计管理系统主要面向观众服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前端观众参观服务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以及全面统筹开展工作。开展了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一阶段修缮工程。对沙角门楼、濒海台门楼、濒海台指挥所围墙、临高台门楼、捕鱼台、山顶营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进行修缮,恢复遗址原貌。此外,开展了虎门炮台旧址第二期第二阶段修缮工程方案设计,并已得到批复同意。大力整治文物遗址周边环境。不断完善遗址开放区域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水体整治维护、沙滩清理等环境整治工程;做好遗址周边不稳定山体的维护工作,对部分已经破坏的文物环境进行适当修复,确保文物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协调性。深入挖掘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历史文化资源。依托于地缘、遗址、文物资源优势,改造升级基本陈列,设计制作一批专题性原创展览。同时,拓展线上展览服务,首创推出数字移动展览,针对不同服务终端推出“微展览”栏目,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禁毒教育和国防教育。

十三、基础硬件设备

为了给来馆观众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如自动讲解、定位、导航、线路指引等服务,建立了基础定位网络系统。通过在馆内不同位置布设定位基站,每个基站辐射一定的区域范围,经过统筹规划部署、合理设置参数,能够保证定位传感信号均匀分布且互不干扰,从而形成全方位覆盖馆内所有区域的定位传感网络。

十四、博物馆交互体验系统

针对部分珍贵藏品不便长时间在展区展出,场馆展位不足,游客无法近距离鉴赏藏品等问题,建立了博物馆交互体验系统,使用 VR 虚拟现实技术,拉近藏品与游客的距离,打破物理屏障,加深游客对藏品的感官认识。济宁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来馆观众提供完善的智慧化服务是其日常工作的核心之一,场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体现一个场馆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细分观众群体,为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场馆服务,使来到济宁市博物馆参观的所有观众都感受到周到细致的场馆服务。济宁市博物馆作为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型场馆,具备与其定位相匹配的博物馆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博物馆的票务、客流、藏品进行科学化管理,并将观众服务大数据进行统计展示,提升了济宁市博物馆的智慧化管理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