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博物馆展览五大新趋势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入博物馆,希望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和艺术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


如何将“博物馆热”变为“长热”,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博物馆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就博物馆展览而言,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推出精品展、特色展等,用更好的方式讲述文物故事。那2024年博物馆展览将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趋势?


01国际交流展持续上升 西亚地区大展频现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际交流展精彩不断,吸引了无数观众打卡。在这些国际交流互鉴的展览中,与西亚地区相关的展览居多,成了一大趋势。

2023年,故宫博物院与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及各界展博物馆的通力合作下,举办了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犍陀罗艺术展。2024开年,故宫博物院就在午门展厅推出“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和“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三大展览,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现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现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现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现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2023年上海博物馆自筹资金举办了首个收费特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接待观众逾42万人次,创下了中国博物馆界展览的多项新纪录。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4年,中国的博物馆与世界各国知名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展览惊喜不断。目前已公布的2024年度展览计划中,上海博物馆2024年将在馆内、境外共举办18个特展。在这18个特展中,已开展的“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强阵容的达·芬奇杰作展。

其中,“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还未开展,就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中国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展览将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世界”三个专题展开独立叙事,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超级大展。

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展”现场 图片来源:金沙遗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诺亚之地’——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现场 图片来源:宁波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金沙遗址博物馆“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展”、宁波博物院“‘诺亚之地’——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也相继开展。

国际交流展览备受关注,展览质量和数量呈上升趋势,亮点频现。

02博物馆联合办展 借展巡展常态化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馆藏优势,尤其是 “明星”文物,一直都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博物馆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家底儿”也晒了好几轮。接下来,又该如何借文物讲故事呢?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现场 图片来源:四川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博物馆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成为了近些年博物馆展览的趋势之一。2022年四川博物院年度压轴大展——“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汇集了39家文博单位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39件,规模之大,看点十足,备受关注。2022年9月,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深度合作,强强联合,推出“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现场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很多展览的合作不仅仅是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了考古发掘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日趋常态化。相信2024年,会有更多博物馆联合推出精品展览。
03数字艺术体验成为行业新标配

随着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他们对于展览的要求和趣味也越来越高。很多展览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来提高观展兴趣,让博物馆数字化体验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当下语境、应用场景和观众体验之间建立了联系。

今年1月初,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公布了《拟入选三部委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这个名单里包含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的项目。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图片来源:国博君微信公众号

去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此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不同于以往常规的数字化沉浸体验,策展团队在策展理念、主题定位、内容设计、数字绘制创作及数字技术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让不可再生、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打开了石窟艺术全新的解析和观赏视角。首都博物馆3月推出的“辉煌中轴”专题展不仅展示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其中,中轴线数字沙盘通过融合传统实景沙盘与三维数字投影技术,辅之以落地竖屏,将展厅打造成了沉浸式的剧场空间。

“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现场 图片来源: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去年6月,湖南博物院举办了湖南的首次国际数字艺术展览——“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科技感满满。今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院将举办系列重大活动。其中,与中国数字图书馆联袂打造、由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学术指导的“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将是该系列活动中最核心的部分。

“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图片来源:湖南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据湖南博物院发布的信息介绍:此次“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将跳出传统展陈模式,用数字化多媒体剧场的方式拉近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使观众能够实现与文物的跨时空对话,沉浸式体验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以及呈现出来的生命哲学。同时,大展将借助科技赋能、数字化演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数字展示新范式。

上海博物馆今年将推出“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

数字展览不仅成为了展览的亮点,也成为了行业内的新标配,将博物馆叙事带进了数字叙事的时代。

04考古展热度持续发酵

近期,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2个项目入围终评。随着重大考古成果的陆续发布,考古成果展也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览门类之一。

自从2021年,全国首个考古主题博物馆在陕西建成后,各地陆续有考古博物馆开馆。去年9月开馆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成为了“北京最难预约的博物馆”。今年年初,山西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相继开馆。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展厅现场 图片来源:文博陕西微信公众号
殷墟博物馆 展厅现场 图片来源:殷墟博物馆西微信公众号

国家文物局在2024年工作要点中表示:“做好良渚、二里头、殷墟、秦东陵、武王墩、蜀道、深海考古、长江口二号沉船等重点考古项目,也会在更多博物馆得以亮相,在考古成果宣传和考古知识普及方面有所侧重。”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现场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现场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3年上海博物馆推出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这是继2022年“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开篇之作“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之后又一大展。2023年9月,“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在国博开展。展览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系统汇集展示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涵盖范围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从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从边疆考古到丝绸之路考古多个领域。

今年考古也将是各大博物馆重要的工作方向,考古研究展也将陆续推出。

05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关联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曾说,一流的博物馆不仅要有经典收藏和一流的藏品,还要关注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因为前沿部分是漫长的艺术史发展至今最新、也可能是最具有价值和艺术史意义的部分。

“闫平:时间的观光者”展览现场

2021年,苏州博物馆西馆开馆展推出了由吴洪亮策划的当代艺术展“糸——已知·未知的互文”。去年十月,苏州博物馆推出了“闫平:时间的观光者”个展。今年当代艺术展也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计划中,如“清光不辨——王绍强作品展”。


在目前发布的博物馆展览计划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比较关注当代艺术。首届当代艺术展“存在之境”于2021年10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后,获得艺术家、批评家、观众和媒体的好评,这成为清华艺博继续策划举办当代艺术研究性展览的良好开端。2024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计划在3月举办第二届当代艺术展“看与被看”。此次展览由14位艺术家的80余件作品组成,用不同视角展示当代艺术中有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景观。6月还将推出“激情瞬间:上海抽象艺术四人展”,展示杨冬白、潘微、李磊和丁设四位艺术家对抽象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创新实践。近些年,很多博物馆开始关注当代艺术,开始探索当下语境中博物馆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

结 语

从现有的展览计划中可以发现2024年展览在2023年展览关注的主要领域中有所延伸,在展陈设计和展览内容的基础上,更注重展览的故事性和观众的交互体验。期待2024年博物馆展览有更多惊喜出现。(来源网络,侵删)